GJB 5052-2001 舰船柴油机增压器规范
ID: |
5E7B6F601B3E4829945C0053A226EB6B |
文件大小(MB): |
0.53 |
页数: |
11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GJB 5052-2001,舰船柴油机增压器规范,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舰船柴油机涡轮增压器(以下简称增压器)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舰船中、高速柴油机增压器的设计、制造及验收。也可适用于舰船低速柴油机增压器,1.3 分类,1.3.1 按增压器的压比(4)分为:,a)低压比;,b)中压比;,c)高压比,1.3.2 按增压器的涡轮型式分为:,a)轴流式;,b)径流式;,c)混流式,1.3.3 按增压器轴承布置方式分为:,a)外置式;,b)内置式;,c)内外置式,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9239-88,GB 9485-88,GB/T 13410-92,GJB 368A-94,GJB 450-88,CB, 555-83,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径流式涡轮增压器连接尺寸,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条件,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装备研制和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3要求,3.1 合格鉴定,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2 可靠性,增压器的可靠性应满足下列要求:,a)符合GJB 450的要求;,b)增压器装在所配的柴油机上,进行耐久性考核试验,其考核时间应与所配的柴油机相同;,c)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持续运行时间应不少于200ho,1,GJB 5052-2001,3.3 材料,增压器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a)在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优先选用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材料。特殊情况下,经订购方同意,允许选用企业标准中的材料。新材料使用应经国家或有关部门的鉴定,并经正,式批准;,b)材料的理化及机械性能和热处理要求应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c)在满足强度、刚度、可靠性及其包容性的前提下,壳体可采用铝合金,但不应采用镁合金。压气,机叶轮、导风轮可采用钛合金;有抗冲击要求的零部件应慎用铝合金;,d)密封垫片、密封胶和隔热材料不应采用危害人员健康的有毒、有害材料,3.4 设计,增压器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a)在满足成本经济性的前提下,应提高增压器的压气机和涡轮的性能,达到高的增压器效率;,b)减轻增压器转子总成的转动惯量,提供良好的瞬态响应特性;,c)增压器的涡轮壳体和压气机壳体的结构满足所配柴油机的结构及安装连接的要求,3.5 结构,3.5.1 组成,增压器由压气机(包括压气机叶轮、导风轮、扩压器、压气机蜗壳),涡轮(包括涡轮叶轮、涡轮轴、喷嘴,环、涡轮壳),轴承体(包括润滑、密封系统)、紧固件等组成,3.5.2 结构,a)润滑一般采用由柴油机润滑系统供给润滑油或自润滑系统。采用自润滑系统时,应设置油位显,示装置及测量油温的接头;,b)应有测量转速的可能性;,c)压气机应有清洗装置,涡轮应能清洗和泄放;,d)应有转子锁紧装置或其他有效措施,保证在增压器损坏时柴油机仍能工作;,e)舱内进气时,应有空气滤清和进气降噪装置;,f)应能保证增压器被紧固,3.6 标准件,应按标准化原则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零部件,优先从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中选用标准零,件。应尽量减少零部件、附件的品种和规格,3.7 维修性,维修性应符合GJB 368A的要求,增压器应便于维修和保养。承制方应按GJB 368A的有关规定向,订购方提供增压器维修性管理大纲,经双方协商后,纳入合同或战术技术指标书的文件中。承制方应根,据合同或战术技术指标书的要求,制订和实施增压器的维修性管理大纲,3.8 性能特性,3.8.1 磨合性能,增压器应进行不少于0.5h的磨合试验,试验时应无漏水、漏油、漏气、杂音及碰擦等异常现象,3.8.2 功能特性,增压器的设计压比公、效率、涡轮进口温度应在表1的范围内。在规定压比下,转速误差应不大,于2%,流量误差应不大于3%,3.8.3 压气机特性,压气机特性曲线见附录A(参考件)的图A.1,与设计或基准特性曲线相比,标定点的压比、流量误差,应不大于3%,压气机等嫡效率的最低值与规定值的误差应不大于3%0,3.8.4 涡轮效率特性,2,GJB 5052-2001,表1增压器功能特性,功能特性,分 类,低压比中压比高压比,增压压比,丸<2.5 2.5 .3.2 >3.2,压气机等嫡效率,强>0.70 >0.80 >0.75,涡轮等炳效率,% >0.69 >0.76 >0.74,增压器总效率,如1 >0.47 >0.58 >0.54,涡轮进口温度,J 小于涡轮热强度允许温度,涡轮效率特性曲线见附录A(参考件)的图A. 2,与设计或基准特性曲线相比,涡轮有效效率的计算,值与规定值的误差应不大于3%,3.8.5 涡轮流■特性,涡轮流量特性曲线见附录A(参考件)的图A. 3,与设计或基准特性曲线相比,在同转速时的膨胀比、,流量的误差应不大于3%,3.8.6 转子转速,转子最高允许转速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3.8.7 管网特性,增压器在压气机进口真空度不大于6kpa、涡轮出口背压不大于3kpa时,应能满足与柴油机的匹配要,求,3.8.8 润滑油压力,当由柴油机润滑系统供给润滑油时,润滑油进口压力一般应在L 5 X 102kpa-4 X 102kpa范围内,3.8.9 润滑油温度,润滑油进口温度一般应不低于40C ,出口温度一般应不高于120匕o,3.8.10 增压器的振动,增压器在平台试验时,振动烈度值应不大于4mm/So,3.8.11 增压器……
……